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红楼]我要做首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88

分卷阅读288

    仍旧不由自主的开始相信报纸上所言。

曾经有书生想要反驳这样的‘不经之谈’,但是在翻过史书之后,却不由得沉默了。这些的小故事全都摘自史书,编写这些的人完全没有对这些进行艺术的夸大,只是将其写得更加浅白,能让更多的百姓也能一听就懂而已。

这个书生名唤卓明,他百般思忖、挣扎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些书带上,去见自己同窗。

还没走进的时候,他就听见了里头隐隐约约传来的同窗们‘讨伐不臣’的亢奋的声音。

一见他走来,一个面上还带着激动地潮红的书生忙拉住他,道:“明成,你不是说去查史书了么,怎么样可找到了那群逆贼随意编排的依据。”

卓明看着在座众人都面带兴奋的看着他,不由得沉默地将手里了的史书放下来,道:“我找到了。”

他一一将书摊开,将自己找到的这些文字给自己的这些同窗看,不意外的收到了一室的寂静。他看着这些人,以为他们正遭受着和自己之前一样的思想冲击,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就见之前来迎他的一个人刷得一下站起来道:“世事移易,过去的情况,和现在能一样么?”

有了一个人开头,马上有人跟着道:“正是如此,且汉武时期穷兵黩武,哪有本朝圣天子休养生息、永不加赋来的英明。”此言一出,马上引来一大堆的人连声应和,仿佛这就可以掩盖他们虚弱的内心一样。

卓明见状,将到了嘴边的劝说全咽了下去。他记得报纸上还曾经刊登过关于那个永不加赋之下弥天骗局的解析,他曾经也不愿意相信,但是,这些东西真的有心去查还是瞒不住的。

历来华夏的税赋并不是一个词,而是单独分开的两个税种。其中税收进国库,赋进皇帝的内库,供皇家使用。的确,赋减少了。但是皇家要享乐啊,还不是从国库中捞钱,刚驾崩没多久的太上皇可不就是数次下江南,掏的难道还是自己的内库不曾?

国库入不敷出,还不是要增加税收,再加上贪腐的官员小吏上下其手,百姓的日子只有越来越难过的。否则,真要像这些人吹嘘的那么圣明,那么还哪来这连年的饥荒。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甚至于在朝廷口中无比黑暗的前朝也从来没有这样的饥荒过吧!

他也曾经想过史书会不会骗人,但是他再怎么为本朝找借口,他终究还是过不了良心的上的这一关。

卓明看着大吐口水,捧本朝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儒学、士绅、乡梓,这才是正统之像,而南边的‘贼逆’设立什么不伦不类的乡官,大肆扩建小学,却不教圣人之学,什么泥腿子出身的也和士人放在一起,还叫士人做原本吏目所做的低贱活计云云。

他终于明白,这些人不是真的看不懂史书上的记载,只是他们觉的南边的做法贬低了他们读书人‘高贵’的地位,所以,南边就是逆贼,而本朝就是‘正统’。

道不同不相为谋,他默默得收拾了自己带来的史书,悄没声息的走了。

和卓明一样的年轻生员还有很多,有些人就像是他一样懂了一些什么。有些人就像是他的同窗那样,明明不是不理解,但是他们看到了自己原本美好生活的末日,于是疯狂地赞美着本朝的‘正统’‘仁义’。

他们未必不知道‘本朝’已经走向了尽头,但是他们还寄希望于北边的隆昌帝能再整旗鼓、收复河山,他们就不用面对末路,可以安心的跪舔‘本朝’的圣明无铸。

值得庆幸的是,像卓明这样的年轻人终究是大多数。这些人中更清醒一点的,恐怕未必不知道自己反对的是自己出身的阶级,但是秉持着心中的一点血性,他们毅然地做出了南逃、投奔林瑜治下的决定。

这时候,林瑜已经从陕西回到了金陵。

回到金陵的第一个命令,就是重开科举。这一次的科举和之前所有的都不一样,大量的减少了原本的内容。其中诗赋八股贴经等凡是林瑜认为没有用的全部删减,几乎只留下了策论,又增加了律法、数术,如果会骑射,另有加分。

这样大规模的改制,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叫人去考,只怕除了他军中的那些官员,也没几个人考得上。事实上,在改制后的科举制度被宣告下去之后,同时被发下去的,还有一本本数术的课本,以及新编的汉律。

基本上,只要学会了这些,并能灵活应用,考上还是不成问题的。除此之外,林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官员培训学校,专门教他们做官,同时也是警告。不比北面的朝廷,林瑜的治下官员俸禄很高,但是一旦查实有收受贿赂的实据,根据金额的多少,造成的损失的大小,会有不一样的惩治措施。

就算不牵连家人了,但是针对本人的打击力度却是仅次于洪武时期。一旦超过千两白银,那就是小命一条了。

卓明捧着从书店刚买回来的律法书啃得不亦乐乎,他是这个月刚到金陵的,因为扬州人士的身份还颇收到了一番盘查,但是相比于更北边来的人,他的待遇可是好了很多。因为林瑜的治下只承认生员的身份,再往上就不与承认,所以,身为举人的卓明也要当自己是秀才,重新开始考试。

老实说,林瑜不承认生员以上身份的这一道命令一开始在江南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举人一共才多少,就算他们在乡梓影响力大,还聚众闹过一次,自从那一次的生员全都被夺出身之后,已经有了出身的秀才们就很珍惜自己的身份,不愿意再听从他人挑唆再闹事了。

对于秀才们来说,他们本来还是要继续考下去的,只是考试内容换了,学得内容也换一换而已,并不能算是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秀才们一哑火,举人们就更加闹不起来了。至于进士,一般进士都在做官,战时做官的是个什么下场,那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那些失地逃跑的官员,巴不得人家不认识他们呢,哪里敢当出头的椽子。

是以,等林瑜下达继续科举的命令之后,一点点的火星也被灭了个干净。

无奈之下,但凡还想当官的读书人重新捧起书本来,幸好金陵那边不独是发下了课本,一道送下来的还有一个个数术以及精通律法的先生,这些先生每日里开班授课,并不收束脩。因此,每次上课,内外站满了读书人。

这样的景象被那些发誓不仕逆贼的老生员看见了,不由得大叹人心不苦。直叫长吁短叹打扰到了他人听课,被赶出去犹不停歇。

在科举正式举行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先解决。

林瑜现在只粗略的被称大将军,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封号。就算林瑜自己再不在乎,可是天下人在乎一个正统。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样的基因大概是已经牢牢地刻在了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