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子小说 - 言情小说 - 帝王之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81

分卷阅读881

    家满墙的卷轴,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那么多书——如今倒是真有了,连你这种黄口小儿也能随意翻看了!”

你不以为然,这种书,你自己家里都有好几本呢!

你阿耶阿娘虽然不识字,但是家里几个孩子没有不识字的。也是因为如果大字不识,你们又没有地,确实很难看懂招贴,看懂谁账本,看懂满大街飘扬的招牌。识字与不识字仿佛就在你们这几年出现了断带。

渐渐大了,你的姊姊身体不好,牙齿也不好看,你阿娘倒是希望她去多读书:“二娘又有时间,又坐的住,多去读书,以后当个女先生,也去考个乡试!赚了名声,当个女秀才,你就是二十三也嫁得出去!”

稍微有点钱的家里,都希望自个儿家中能出几个读书人,如果找不到什么高门,孩子未来的阿娘自然是个有功名或者是先生的才好。

你姊姊却想去学医,因为书愈发便宜,艾灸不再有人用,有图谱的针灸逐渐出现。各地的官药局都缺人,你姊姊想去考国子监的医科。这样想的女子并不在少数,有些甚至是因为丈夫去当兵,希望学了医科能去随军的。如今虽然到州城就能租车前往洛阳,但一年在洛阳的住费路费也不是你们这种羹汤铺子的家里能负担得起的。

你姊姊先去考了本地的药局,十三四岁就在药局内能独挡一面,对整面墙上的药材不用抬眼看都能摸到正确的位置,她想攒钱进洛阳考试。

等你再大些,已经进了女班,听说那位在中书声名赫赫,和张大将军成婚的裴中书,向朝廷倡议,每年组织各地的女子考生,协助她们上京。

这是因为去年制科前,朗州有七八名一同前往长安的女生徒,家中给找人护送,中途先是护卫抢钱而逃,之后七八名女子快到达长安附近后遭遇不测被人杀害。这几名女子都已经算是小富小贵之家,却惨死赶考途中,更何况那些家境不佳甚至不被支持的女子,一路有多少艰辛。

满朝文武议论了好久,似乎那位只敢叫将军不敢叫皇后的季将军也给出了不少的钱,各地州府每年要在制科与春闱的前五个月,到各地登记女生徒的名单,然后所要一定的路费,送她们到州府,然后一步步交接,一路送到三座能参加春闱的大城。

你姊姊拿着自己攒下的钱要参加的时候,你正在因为女班教的内容和男子班内不一样,伙同你女班的各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们,穿着青绿色的生徒服,拿磨泼了先生的案桌,大闹乡学。

你忽然觉得读书好像也没有意思了,不如去学武,要是你也能像季将军那样进军营就好了。然而各个武备学堂,却是基本不招收女人的。

也不是说季将军说过不招女人,而是她对于进入武备学堂的武试,是男女统一标准的。这里不是养兵的地方,而是养将领的地方,这些武试对于男子来说就不轻松,更何况女子。能达到要求的女子本来就很少,武备学堂的女人更是只有几个人。

而对于你来说,本来就不是天赋异禀,达到那样的水平就更难了。可你就喜欢舞枪弄刀,骑射倒也是挺厉害的,买了季将军的一大堆兵书,天天扒着先生找那小报上关于军报的只言片语的消息。

旁人都说季将军身高八尺,英俊潇洒如何如何,甚至有人给季将军画画像的时候,老是忘了这位当了季皇后好多年,给她加了一把胡子上去。然而有一天,就在你都已经混日子到了十五六岁,你家里都筹备着让你赶紧成婚安安心的时候,你阿兄忽然来找你,问你认不认识一些“道上的朋友”。

你一下子兴奋了,这才知道已经进入州学,来年就要去参加春闱的阿兄,结识了一位地方上的七品知县。那位写了折子,想要递入长安,有关建康与扬州织造一事。你阿兄自认与那位七品杨知县是知己好友,又怕那位杨知县路遇不测,便想问你有没有认识些所谓江湖民间的朋友。

你这几年也不是瞎玩的,自然也有几个狐朋狗友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位杨知县要去的是洛阳。你自然也兴奋,与家中说定,自己也要去洛阳!

这年头跟着天南海北跑的侠女侠客不在少数,更何况你阿姊已经在洛阳的尚药局安定下来,月俸不少。你去洛阳倒也不算是多么没亲没故,只可惜亲事显然没法张罗了。你阿耶阿娘倒也有别的想法,不如让你阿姊在洛阳为你考虑考虑,等你阿兄参加春闱,一家孩子怎么都是要去洛阳的啊。

于是你挟二三并不靠谱的“江湖好友”,做侠客打扮,租两套马车,这才见到这位三十多岁的杨知县,一同往洛阳去。这位杨知县是建康二年的贡生,虽不是进士,却也好歹是在圣人登基那年年纪最小的贡生。如今建元二十二年,太子大婚都已过了好几年,圣人俞四十岁,早也不是十七八岁登基时候的样子。

这位杨知县见多识广,一路上聊了许许多多你听也没有听过的故事。他只说有一位得蒙介绍的高官会在洛阳接等,他手里的折子按着一件大案子。

一路颠簸风风雨雨到了洛阳,一众人都是小民,杨知县这个七品小官也没得多少钱。你与众人住在一小客栈内,若说你以为彻夜通明,不夜城一般的江岸州城已经是繁华,那洛阳则是浮华灯火的天堂。只是你偶尔也听那杨知县拍腿感慨,说天上之光流向民间,他们今日这些没几个子儿的人也敢酣睡客栈,租车远行,江边醉酒,上书朝廷——

五十年前这就是个荒诞笑话。当年洛阳城内的星光点点,可不在街坊之间,全在五姓当年的家门内。

你心里不装事儿,不懂他的忧愁感慨,只是过了几日,你与他同行去了一处酒楼,在后院的一处隔间内,见到了杨知县口中的高官。是一位身量修长,白皙优雅,四十上下的女人,她穿着青绿襦裙,肩披灰边白褂袍,跪坐在屋内饮酒。

杨知县先躬身行礼,你连忙也弯腰,就听见他开口道:“竹尚书,多年不见。”

那女人虽然看起来和你阿娘差不多的年纪,穿衣也算是朴素,周身气派却温柔又胜券在握,使你不敢直视。她笑了笑:“杨知县快快请起,你这一路终究是过来了。”

杨知县跪直在软垫上,道:“臣是言天下之事,平我浙地sao动,为小民声张。”

这句话你听得懂,对你这个也读过几年乡学的脑袋瓜子来说,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心里一阵感动,想来一路上和杨知县谈天,忍不住感慨:杨知县真是个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