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东都 第302节
书迷正在阅读:年级榜上见[重生]、我是泥宝吗 /误入东北大澡堂的南方meimei(大胸jiejiex社恐年下、失落英雄、祸乱宫闱、情色祖师之但修yin道不修仙(魔道同人/主忘羡)、【sp】男孩的教育、夏已过、陆沉雄竞大成功、如何过得黄昏、穿到怪奇时界当圣女
看似弹劾齐王大龄不育,实际上是告诉大家,这个皇太弟有个天然的缺陷,他没有子嗣。 皇太弟与皇太子不同,他的法定效力不那么正式,可替代性更大。 颍王虽然没有王妃,但他有儿子啊,他还是齐王的兄长,从王朝延续传承上来说,他明显比齐王更有优势。 就问你齐王要顾自己,还是要顾裴煊? 第467章 弹劾2 李德裕上朝途中突然遇刺,宫外还在追凶,宫内却已对齐王与裴煊发起了围剿。 阿夔在北部擅自发起对草原羁縻州的进攻,被李奏用洛泱画的“大唐疆域图”,以及马存亮的机智暂时化解,为他赢得了解决的时间。 但对御史台有备而来的攻击,他还真没有立竿见影的对策。 殿中大臣哪个不是人精,人人都看出杨嗣复等人来者不善,这才后知后觉的猜测: 是不是……大明宫里的圣人不好了? 自宦官掌权以来,大臣们已经习惯于“内臣定天子,外臣北面而事之。” 齐王监国以来的种种措施,确实让人感觉他有能力做个中兴之主,带领大唐再续他父皇宪宗的“元和中兴”。 但只能说惯性思维是个很可怕的东西,把控圣人的权宦已除,大多数人却还没能想到,其实自己有争取更优秀君王的权利。 弹劾裴煊,不管结论如何,至少在查清之前,他要暂时卸职回避。 他自身尚且难保,又如何帮得了李奏? 他们还聪明的把宋申锡与李奏、裴煊名正言顺的隔离开,用“交好”来削弱他帮腔的公信力。 至于御史大夫对齐王的弹劾,更是杀人不见血。 因为齐王不久前才因拒绝太皇太后联姻,让一众大臣认为他小题大做,为了個女人置江山稳定于不顾。这一弹劾,他不顾全大局的“缺点”,便被无限放大。 陆随见势不妙,站了出来: “列位同僚,此两桩弹劾,待中书省收到御史台奏书后,会尽快查证给予答复,目前最紧要之事,乃迅速抓住刺客,此弹劾,今日暂且不议……” “且慢!” 门下省给事中杨虞卿站了出来:“路相公难道要偏私?御史台弹劾大臣,若证据确凿,理应当庭审理,为何不议? 臣风闻同州之役中,苏元植乃趁夜自行入敌营,虽被杀害,但仍有通敌之嫌,齐王殿下因与苏府交好,未经考察,直接下令将其擢升为将军厚葬。 苏元植是否通敌一事,也请御史台详查。” 苏元植通敌? 虽说死者为大,但通敌事更大,说不定还要牵连整个苏家,这可是个惊天大新闻。 自太宗起,便规定了监察御史可对已故官员纠察弹劾,甚至允许风闻奏事。 今日御史台弹劾三连,前有裴煊造假账,再有齐王无嗣,最后连死去的苏四郎也被挖出来弹劾其疑似通敌,连带齐王犯了偏袒不察之误。 这一连串暴击,当堂发生了作用。 缺了李德裕这个主心骨的大殿上,亲近齐王的大臣,与没机会亲近齐王、又害怕他上台后自己被排挤的大臣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也是颍王,人在府中坐,牛党自动送上门的原因。 齐王终于猜到,今早李德裕之所以被刺杀,除了要挑起相公两派对立,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把握在今日朝堂上,李德裕会完全站在他们那一边。 为了稳妥起见,他们需要李德裕暂时消失。 所以抓到凶手和指证幕后指使人,是破今日之局的关键。 此时,宋申锡顾不上什么亲近嫌疑,盯着杨虞卿问: “杨给事中,虽可凭风闻奏事,但苏元植已故去,御史台可有知情证人及纠举状?可请到同州战场的苏副将苏元极?若无,并不适用于当庭对质。” “不错,御史确实可以将奏呈直达圣上,但现今圣上有恙,你们弹劾的是齐王本人,总不能跳过中书省,让齐王自己判自己的弹劾案,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路随紧接其后。 两人威信、能力虽不及李德裕,但今日有人在这大殿上演逼宫齐王的戏码,他们就算拼上老命,也要维护刚刚站起来的年轻齐王。 一个偌大的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来了个有能力有想法的明主,不能让这些打着“公正”幌子的利己分子,将到手的美好毁于一旦。 两位相公领头在前,刘麟、李石、康志睦、郑覃、崔群也都站了出来。 柳青、马存亮顺势往齐王身边靠近两步,刘麟大声道: “王守澄在时,大家抱怨外臣无权,要想办事必须向权宦先行贿。现在齐王将内侍臣的权利限定在禁军护卫之上,朝堂恢复了自由言论。 大家都是读书人,修身养性、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各位当初的理想吗? 怎么到了实现理想的时候,大家满脑子想的却成了不是推翻这个,就是排挤那个,为的就是争谁权力更大。 你们都尝过两月可熟的新稻,今年冬季,齐王还打算给各位每人送一件棉衣。‘棉’字怎么写不知道吧?草木上长出来的帛。 连年天灾的大唐人,慢慢就能吃饱、穿暖了,这都是苏家为大唐做出的贡献。 想想那天看到的那幅大唐疆域图,天下那么大,你们的心却只有针尖那么小,难道不觉得可耻的自己,有幸坐在这治理天下的位置上是种浪费吗?” 龙武军统军康志睦抱拳道: “启禀齐王,苏元植是否通敌末将不知,但同州之役苏将军大破反军,以致八万反军缴械投降却是事实。若这样的忠烈之家还要遭受质疑,末将情愿卸甲归乡,省得将来为国身死,还要被这些人掘坟鞭尸!” “对!我们都不干了!” 武将们本就没有地位,齐王与圣上不同,他自生就能带兵上阵。 他领兵慰军,却悄悄帮着旧唐人把吐蕃兵赶走,他夜走河中,逼着河中节度使出兵援助同州,齐王尚武,他们这些武将才会受重视。 这是什么情况? 杨嗣复一干人傻眼了,明明刚才还形势一片大好,这几个弹劾他们准备了很久,绝对能使齐王翻不了身。 更何况,他们还有后手。 颍王这人既想争权,又想扮贤王,犹犹豫豫、难成大事,准备开干了,他却叫“停手”,他们已是离弦的箭,如何停手? 刺杀相公、作假证据、收买苏家亲兵、拉拢大臣与齐王离心。 这些手段不可能瞒得密不透风,一旦暴露,条条都会要了他们的命。 第468章 杀人灭口 颍王因为受了王氏的鼓动,听“观音菩萨”的指引,想用积德换来他俩人的儿子,便让杨嗣复暂时收手。 可已经收不住手的杨嗣复,只能悄悄找到太皇太后。 李奏拒绝与郭家联姻,执意要娶苏洛泱,太皇太后对他极不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在她看来,苏洛泱风头太盛、过于强势,大有武后把控高宗之势,不适合做后宫之主。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李奏愣是没听进去。 面对垂垂老矣的太皇太后,杨嗣复信誓旦旦承诺,他们已经找到了齐王一伙的把柄,可助力太后推倒齐王势力、扶李休复坐上皇位。 杨嗣复有信心,有了太皇太后、王太后(李休复的亲祖母)两宫太后加持,前朝后宫联手,让十二岁的李休复登基根本没问题。 自己凭从龙之功获得的权利,只怕比辅佐成年的颍王来得更大。 还不用担心小皇帝对自己来个兔死狗烹。 颍王尚在暗自窃喜不需自己命令,杨嗣复他们就已提前发动弹劾,却不知他们早暗中换了主人。 从黎明的刺杀开始,一直到弹劾三连,都进行得很顺利。 可应该急于摆脱关系的宋申锡和那个耿直路随站出来了,已经从齐王身上看到曙光的刘麟们站出来了,还有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们也站出来了。 这就大大出乎杨嗣复、白敏中他们的预料。 杨嗣复暗中捏了把汗,庆幸自己提前换了个目标,要不真要被他们吓破胆了。他脸上挤出一抹掩饰自己内心慌乱的笑容: “我不知诸位激动些什么?御史台就事论事,照章办事而已。难道这不是齐王所说的‘法治’?说大道理谁不会,不要法治到了自己头上,就开始推三阻四……” 他这话说得李奏还真不敢接。 裴煊不会做假账,李奏很自信,可苏元植确实是“夜入敌营”,自己总不能说当晚自己也在吧?那苏知远手刃亲儿的事是不是也要抖出来? 苏家亲兵现已移交东都畿防御军,难保没有一两個背信弃义的渣滓。 这事万万不能让人往下查。 李奏等到大家都把实现投到自己身上,他终于开了口:“今早发生的事比较多,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大理寺、京兆府、金吾卫都牵涉其中。 我们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上,刺杀案也好、弹劾案也罢,都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相信会给各位一个答案。 至于本王子嗣问题……鲁哀公曾问孔子‘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 夫妇各司其职,夫妻相敬相亲,君臣互讲信义,此三事能做得好,没有什么会不顺的。 本王已有心仪女子,亦许她今生今世。只因其仍在孝中,暂时不能娶她为妃。 既然有人以此弹劾本王,为表示对法治的恭顺,请宗正寺即日起,为本王与苏府伊阳郡主cao办三书六礼,待其桃李年华,本王便与其完婚。” 说完此话,他不等有人发表意见,径自站了起来,杨钦义急忙扯着嗓子喊: “退朝!” “殿下请留步,臣还有话说!臣要面圣!……大家先别走!”杨嗣复急了,他最关键的一个句话还没有说,他要提要求,他要面圣。 太皇太后正在太和殿等着他。 李奏充耳不闻,大步走了出去。他刚才说话戛然而止,就是不想在给杨嗣复他们反攻的机会。 宋申锡一拂袖子,鼻子里冷哼一声带头走了出去,大多数大臣也跟在后面陆陆续续走了出去。留下杨嗣复十几个人也没辙,他悻悻道: “齐王这是想躲,没关系,你们回去便将所有证据提交中书省,我看他们能躲到几时?” “这我们知道怎么做,你快去找太皇太后解释,看她老人家还有什么办法。”白敏中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也转身出了大殿。 裴煊直接去了苏府,关于苏元植的弹劾事关重大,他得让苏家早做防范。 进了苏府,他就见洛泱站在前院廊下,似乎知道他要来,迈着小碎步就迎了上来: “裴表兄,我有事要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