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各有谋算(14)
书迷正在阅读:无敌大官人、诱梦回忆录(高辣)、咸饭和蜜饯可以都送吗?(狼人吸血鬼等:模拟人生的世界背景)、小狗狗和坏叔叔(np人兽重口微sm)、我有一百个分身、七零:吃瓜!白莲女主又被气哭了、作精美人上恋综后爆红了、穿到七零年代我撩到了女主白月光、随笔录、【短篇合集】长命百岁
贺齐在六月出兵,能够轻易击破晋宗,是有点出其不意。 那时正好是酷夏,天气炎热,雨水众多,通常不利于出兵。 但晋宗也非易于之辈,虽然蕲春城池被贺齐出其不意攻破,但他领数百亲兵,死守太守府达半月之久。 晋宗知道,孙权对他恨之入骨,一旦落到孙权手里,必无幸理。 他死守太守府,也是权宜之计,绝对挡不住贺齐的进攻。 太守府虽然防守严密,但只是普通的土木结构,防御力远不如城池,只要采用火攻,晋宗就死无葬身之地。 当然,也可以围而不攻,让晋宗弹尽粮绝,也可以不战而胜。 但这两个计策,贺齐都没有采用,不是他不爱惜士卒,而是怕火攻烧死晋宗。 围而不攻,又怕曹丕派援军前来,产生变故。 贺齐派兵强攻太守府,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次的前锋糜芳,手下的精锐卫士,几乎全部折损在攻打太守府的战斗中。 糜芳被虞翻说服,在江陵献城投降以后,孙权也没有食言,对他的职位封赏,并不比刘备差,就是没有实权。 他也没有脸面留在荆州与刘备对阵,孙权也对他统领荆州兵马不放心,不放心,就把他调到了贺齐手下。 孙权用糜芳为将,还是按照江东的兵制,本部可以有一千兵马。 糜芳原来的手下,都是刘备的手下,已经被孙权打散重编,另外给他配备兵马。 但他那两百名心腹卫士,还是跟随在他身边,这是他敢于领兵出征的底气所在。 这次跟随贺齐出征,却被贺齐借晋宗之手给杀了,糜芳的心都凉了。 糜芳明知道贺齐是在借刀杀人,但也没有违反贺齐军令的胆量,眼看自己的心腹一个个倒在晋宗的利箭之下,心里在滴血。 这些卫士的骨干,都是他从徐州带来的家丁,武功并不比他差多少。 糜芳一个商家子弟,自幼锦衣玉食,吃不得苦,虽然自幼好武,但习练的都是花架子,在战场上并不以武功见长。 他跟随刘备十余年,与兄长糜竺一文一武,一直领兵作战,大小十余战,单凭他自己的武功,十个糜芳也阵亡了。 他能够在战场上保住性命,除了他见机得快,这些武功高强的卫士,也是功不可没。 糜芳现在年过半百,武功开始走下坡路,又失去了这些忠心的卫士,他变得有些心灰意乱。 糜芳年老成精,知道以他的武功,失去了心腹卫士的保护,下次再上战场,很可能战死沙场。 糜芳不知道贺齐的作为,是不是孙权授意,但他不敢冒险,继续在军中领军,就在心中打定主意,这次战争结束以后,马上辞去官职,交出兵权,安度晚年。 贺齐领命出征,孙权并没有与蜀汉达成盟约,还没有彻底和曹丕决裂的底气,就吩咐贺齐,一定要生擒晋宗,也好与曹丕有一个缓和的机会。 至于趁机消耗糜芳这个降将的战力,却是贺齐自己的主意,他对不忠不义的叛将,也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孙权接到贺齐的捷报以后,非常高兴! 但他不敢杀了晋宗泄愤,只是下令贺齐接管蕲春,并没有提对晋宗的处理。 贺齐心领神会,就把晋宗等俘虏关押起来,等待孙权的命令。 数月以后,张温在成都与蜀汉签订盟约,邓芝再次出使吴国,吴蜀盟约正式生效,孙权有了底气,下令贺齐处死了晋宗等一众俘虏,彻底和曹丕决裂。 …… …… 贺齐生擒了晋宗这个蕲春太守,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早有战报上报魏国朝廷。 又被孙权胜了一阵,曹丕听了以后,心中大怒! 晋宗被俘事小,丢了宗主国的面子事大,曹丕就想出兵找回面子。 此时,大司马曹仁、太尉贾诩已经病故,曹丕的谋主,以司马懿为首。 曹丕自己也拿不定主意,就先把司马懿找来商量对策 晋宗是司马懿的人,晋宗被贺齐生擒,司马懿也很不高兴,也希望给孙权一点颜色看看。 但蕲春郡虽然也在江北,但河流密布,又是盛夏酷暑,雨水众多,不利于骑兵作战,司马懿认为曹丕出兵没有胜算,就劝道: “陛下,现在正是雨季,不是出兵之时,孙权只是生擒晋宗而没有处斩,可能是试探之举,他与蜀汉交恶,害怕两面受敌,不敢真正和陛下决裂,陛下不如以不变应万变,看孙权有什么说辞,如果孙权不能给一个满意的交代,等到秋后枯水季节,陛下再出兵讨伐不迟。” 曹丕听从司马懿的意见,把晋宗被俘的事情压下来,置之不理,等待孙权的交代。 等了数月,并没有等来孙权的交代,反而等来了吴国与蜀汉缔结盟约的消息,这下不但曹丕大怒不息,就是司马懿也坐不住了。 两人商量以后,一致认为,必须先发制人,讨伐背信弃义的孙权。 于是,曹丕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 侍中辛毗出班劝阻道: “中原之地,土阔民稀,而欲用兵,未见其利。今日之计,莫若养兵屯田十年,足食足兵,然后用之,则吴、蜀方可破也。” 曹丕自继位以后,兵强马壮,也分别对孙权和刘备用兵,但都没有战果,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这次怎么也按捺不住,尽管辛毗是他的心腹谋士,而且说得颇为有理,但他为了阻止其他人的劝阻,就大声训斥道: “此迂儒之论也!今吴国、蜀汉连和,早晚必来侵境,何暇等待十年!” 曹丕不停劝阻之言,即传旨起兵伐吴。 司马懿奏曰: “吴有长江之险,非船莫渡。陛下必御驾亲征,可选大小战船,从蔡、颖而入淮,取寿春,至广陵,渡江口,径取南徐:此为上策。”曹丕当场准奏。 曹丕前面一意孤行,乾纲独断,显得非常粗暴,只是为了确立权威。 司马懿之言,是两人私下里早就定好的计划,司马懿上奏言,曹丕准奏,两人一唱一和,刚好体现了曹丕从善如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