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四章 黄龙的野望
书迷正在阅读:天命卦师、一人之下:暴躁掌教,代掌龙虎山、落雨、笼中莹4(调教专属尤物APP)、窥见春光【古言,NP】、穿书后遇上了不可抗拒的他[末世]、哥哥们被我玩坏了怎么办(np骨科,女攻)、发现被渣后禁欲总裁黑化了np、迷情嫂子、恶蛟的新娘(1v2)
“神恩天命葡萄牙王国、神圣天命英格兰王国、神圣天命法兰西王国……” “联合致敬伟大、强大而不可战胜,大明天朝海军都督,解放吕宋的勇士,大洋无敌舰队的掌舵者,南洋全境守护之人黄龙将军。” “请准许我亲吻您的手背,以表达我与三国的四位总督先生对您的敬意。” 十一月末、巴东岛海滩,一名金发白肤的典型西欧贵族正单膝跪在沙滩上,而他的左右两边是屹立的高大明军选锋,他的前面则是坐在遮阳棚下的海军都督黄龙。 面对脸上不耐烦的黄龙,瑞肯不敢露出半点不尊敬,因为他知道,他们没有实力和黄龙平等的对话。 自从乌泱泱的大明海军军舰和辎重船南下,并封锁了婆罗洲至苏门答腊的卡里马塔海峡后,不管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和诸多南洋土司。 他们都知道明军的军舰到底是一种多么恐怖的存在,更知道了这是多么庞大的规模。 对于最宽处只有一百多公里的卡里马塔海峡来说,军舰加补给舰数量多达六百多艘的舰队想要封锁它,那简直是轻而易举。 海洋不比陆地,当六百艘船每隔数里留守的时候,从南海和榜葛剌海(孟加拉湾)前往爪哇海的航道就彻底被断绝了。 这么一来、身处巴达维亚的科恩等人,只有走巽他海峡逃离,而巽他海峡东部水深很浅,最浅处仅深二十米,加上沙州和大浪,寻常船只难以航行。 虽然如此,但如果科恩等荷兰东印度公司高层试图从这里逃跑,还是可以逃走的。 不过、这就要看他们舍不舍得丢弃南洋这个重要的香料出产地和大量财富了。 因此、所有人都看出了明显的局势,并且法国、英国、葡萄牙三国的东印度公司组织了起来,派出了瑞肯作为使者,并带来了丰厚的见面礼。 此刻、作为使者的瑞肯正在等待黄龙的回应,而黄龙则是拿着手中用汉字书写的礼单细细观摩。 在瑞肯和黄龙旁边,都各自站着他们的翻译官。 四周一时间突然安静,只有海风声和海水声在表示时间没有禁止。 “你们的礼物很不错,不过对此,我还是只有那一句话。” “你们所有的军队撤出南洋,濠镜的弗朗机人可以留下,这样我便不会再征讨你们,而伱们需要上疏,向齐王殿下和陛下赔罪。” 黄龙满意的合上了礼单,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对于他的立场,瑞肯显然知道,而他们也自知不敌大明的海军,所以瑞肯在听到了翻译的内容后,当即表示道: “将军阁下,我们可以撤出南洋,但恳请伟大而神圣的大明天朝皇帝陛下开放贸易。” 所有的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殖民行为,实际上都是为了搞钱。 眼下的欧洲正值三十年战争和各国独立战争,王国内战,因此各国都成立东印度公司来组织国有远洋贸易。 对于三国代表的瑞肯来说,他很清楚三国需要的是什么。 土地?岛屿?税收?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贸易。 只要有了贸易,他们就能掩盖自己不战而退的事实。 同样的,黄龙也得知他们的诉求,因此在瑞肯开口后,早就有朱由检授意的黄龙便开口道: “如果你们愿意在我军击败红毛夷后,将在南洋侵占的土地交出来,那我可以上疏万岁,请求在马六甲的旧港开放一个官市贸易点。” “您是我短暂人生中,见过最伟大且仁慈善良仁爱的将军。”瑞肯听到贸易的要求居然这么简单就被答应,瞬间也松了一口气。 随后、他开始用商人的口吻商量道: “将军阁下,请问您会如何制定贸易的价格呢?” “价格很简单,我已经让人做好了,你可以看看。”黄龙瞥了一眼旁边的李旦,而李旦也心领神会的将早前黄龙给自己的目录递给了旁边的士卒。 士卒走上前,将目录递给了瑞肯,而这份名录则是由三国语言书写而成。 【一斤红糖……三分银子】 【一斤白糖……四钱银子】 【一匹白布……五钱银子】 【一斤粗茶……三钱银子】 【一斤次等茶……七钱银子】 【一斤优等茶……一两银子】 【一斤特等茶……三两银子】 【一斤贡茶……十两银子】 【一斤……】 “不!这太贵了!将军阁下。” 看到上百种被记名的货物价格,瑞肯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向黄龙。 瑞肯了解明朝白银和欧洲各国的价格比对,眼下1英镑是明朝3两银子汇率,1个法国的金路易可以兑换2.8两,而明朝的1两银子可以兑换西班牙的1.4银索比。 这样看、似乎大明的白银汇率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但瑞肯知道这些东西在大明国内的价格。 别的不说、就单单说红糖,此时大明国内大多是福建红糖,价格在五文左右,而到了黄龙这里,他直接翻了将近六倍! 要知道,这批红糖哪怕卖到欧洲去,也顶多卖出八十文不到的价格,也就是说、价格调整后,他们顶多能赚1.5倍左右的利润。 除了红糖、还有粗茶、次等茶、白布等等物品的价格,都比在大明国内购买,提高了三到六倍不等的价格。 这就代表,如果瑞肯签订了这个贸易条约,那么三国商人的贸易收益,将直接降低最少三倍,最高六倍。 即便他们依旧有赚头,并且还不少。 但是用惯了金碗吃饭的人,再去用木碗的时候,只会百般嫌弃。 瑞肯绝望的看着黄龙,而黄龙却不耐烦道: “行了、大明将这些东西从北方运到南洋也是需要运费的,更何况你们欧罗巴的东西价格我都知道,即便按照这个价格表,你们依旧能赚的盆满钵满。” 黄龙一句话,瞬间让瑞肯语塞了。 他不明白黄龙为什么能知道欧洲的物价,而实际上黄龙也什么都不知道。 在大明,真正知道欧洲此刻物价的,除了诸多传教士以外,便只有朱由检一个人了,并且他不止知道现在的欧洲物价,还知道未来的欧洲物价。 随着美洲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 如眼下,每年从美洲运往欧洲的黄金就高达十万两,白银更是高达二百多万两。 这还仅仅是美洲、如果加上其他诸如南亚、非洲、南洋等殖民地,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正因为大量的廉价金银流入欧洲,从而直接引起的了欧洲的金银贬值,物价不断上涨。 眼下除了大明有这个体量来缓解欧洲的通货膨胀外,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势力能压制欧洲的通货膨胀。 贸易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贸易背后的政治手段。 如果可以,欧洲也不愿意将每年开采的大量白银送到大明来买东西。 这个时代的欧洲除了火器比大明略微进步以外,其他各行各业都和大明隔着几座大山的差距。 大明可以用茶叶、红糖、瓷器、丝绸和布匹等可持续生产的货物来赚取欧洲人的白银,而欧洲人却拿不出什么东西和大明贸易。 这么一来、这样庞大的贸易顺差,直接导致的就是欧洲人成为了毫无感情的打工机器,而大明只需要在家门口蹲着嗑瓜子,欧洲人就会主动把银子送上门。 朱由检要拿下南洋,也不过是为了方便收税罢了。 只需要控制住马六甲,让欧洲人抵达马六甲就可以贸易回家,那么原本属于民间的海上贸易,就被朝廷直接垄断了。 每年四百多万两的白银流入,则是将成为朱由检对大明税制改革的最大推手。 不过、这样的贸易顺差自然会导致欧洲人的不满,历史上的欧洲人从也是因为和清朝的贸易顺差太大,才搞出了鸦片这种东西。 有了鸦片,就可以实现贸易回流,而清朝的禁止,则是引起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鸦片战争的失败,则是彻底的让欧洲人占领了市场,利用各种东西打压清朝本土货物,随后提高价格来收割清朝内部的金银。 所谓的清朝积弱贫穷也是虚假,毕竟谁会去抢一个乞丐? 还不是看到了清朝吃的脑满肠肥,结果自己又没有能保护自己的实力,所以才被欧洲强盗给盯上。 所以,朱由检如果想要保持大明对欧洲的强势贸易顺差,那么就必须组建强大的军队,让欧洲诸国老老实实为大明打工。 这、才是他为什么要打南洋,并且还派出如此多军队的原因。 说白了就一句话,先亮出拳头,让各国知道大明的拳头大,然后再嘴硬的和他们好好谈生意。 像清朝那种拳头不大嘴巴硬的,最后反倒会挨上别人几个大嘴巴子。 就好似现在的瑞肯,如果黄龙的背后没有总吨位超过二十万吨的海上舰队,他也不可能这样摇尾乞怜的和黄龙好好商量。 “若是不愿意接受,那就走吧。” 黄龙微微皱眉,只觉得眼前的西夷呱噪,而瑞肯见状,只能商量着说道: “您只是说了货物的价格,但是您忘了我们愿意交出手中的南洋土地,难道这点不值得将军阁下您为我们打一些折扣吗?” 瑞肯也是无奈,打又打不过,现在不投降估计就是荷兰和西班牙的下场,被揍一顿后,连谈判的筹码都没有,还得连本带利的吐出一堆东西。 如果打得过,瑞肯绝对不会这样卑微,这也就是弱国的无奈。 “折扣是不可能的,但我大明齐王殿下对尔等有些怜悯,愿意出二十万斤红糖、十万斤白糖、十万斤次等茶,一万套粗瓷,三千匹绸缎和你们三国交换土地。” 黄龙一副瑞肯得了天大好处的模样,而瑞肯却气的想吐血。 黄龙说的这些东西,如果放在天启元年,那顶多就是四万两不到的价格。 如果按照出作坊的价格,这群东西顶多两万两的价格。 结果现在好了、黄龙一纸皇店价格表,瞬间把原本只值两万两的东西,拔高到了二十多万两银子。 结果就是大明用两万两银子,买到了各国手中价值二十多万两南洋土地。 二十多万两把土地卖出去,这本就是一笔亏本买卖,结果黄龙还在这价格上,直接给打了骨折。 瑞肯只觉得自己再聊下去,可能会气死在这片沙滩上。 “这个条件,我还需要返回马六甲才能确定。” 瑞肯心里憋屈,脸上却不得不陪上笑脸,笑呵呵的和黄龙商量。 “你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三日后即将讨伐巴达维亚的红毛夷,如果一个月后我平定了爪哇群岛,你们还是没有动静的话,那本都督只能率军讨伐了。” “是是是……”听到黄龙的话,瑞肯愤怒之余,心里也不免震惊。 因为黄龙提到了他要平定爪哇群岛,而爪哇群岛可是有着人数不少的土邦,随便凑凑也能凑出几万兵力。 黄龙居然自傲的说一个月就可以平定爪哇群岛,这点可是他们十几年都没有做到的难题。 如果黄龙真的在短时间内就平定了爪哇,还击败了巴达维亚的科恩,那瑞肯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无奈签下这个“不平等”的贸易条约了。 对此,他虽然不想黄龙打赢,但还是舔着脸恭维道: “愿圣主祝福您凯旋,将军阁下……” “嗯……”黄龙一摆手,显然不愿意和瑞肯多聊,而瑞肯见状虽然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但依旧陪着笑脸退了下去。 这时、黄龙身旁的李旦也开口说道: “这些西夷,表面恭维都督您,实际上心底恐怕十分怨恨我大明。” “不用管他们,跳梁小丑罢了,倒是用些东西就换得了几十万亩南洋的土地,这有些划算。”黄龙说着,端起旁边的酒壶喝了一口酒。 一口饮下后,他又说道: “这次收复吕宋、魄罗的沿海,倒是缴获了不少金银粮食,留下来可以减少朝廷那边的压力。” “季明(沈廷扬)那边已经开始组织福建的百姓南迁了,我让他加快速度,不然吕宋和魄罗两地的水稻恐怕赶不及收割了。” “倒是没有想到、这南洋之地种植水稻,居然可以一年种三次。” 黄龙有些感叹,没来南洋之前,他还以为这里是蛮荒之地,结果现在看来、南洋简直就是贸易和粮食的聚宝盆。 尽管三熟的平均每熟粮食产量只有百来斤,但是已经被明军打下的上百万亩耕地在收割之后,完全就可以保证五万大军常驻南洋。 “这南洋之地松散于海上,必须告诉殿下,让殿下重新作出五军都督府的规划才行。” “不然按照诸多岛屿上那么多土著的数量,即便海军十二卫调来,恐怕想要围剿他们也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黄龙对南洋的局势很有见解,他认为这种时候应该把南军都督府直接划到南洋,不然以南洋土人的体量,海军十二卫的四个步卫根本看不过来。 “恐怕殿下不会同意……” 忽的、李旦皱着眉开口道: “南洋之地,土人众多,加之贸易繁荣,又开垦了土地,足以供养数量不少的军队。” “五军都督府的模式,主要建立在所有军队的钱粮都被御马监所控制上。” “而南洋之地情况复杂,只设立几个拱卫营,根本就管不过来。” “但如果将南军都督府迁移过来,那兵马近十万的南军都督府一旦反叛,朝廷可谓鞭长莫及,恐怕要重复唐代安史之乱……” 五军都督府是没有财政大权的,这里是朱由检删除了一些唐代节度使的权力,并加以限制所导致的结果。 不过对此、李旦显然不是很了解都督府的模式,所以黄龙听到一笑道: “安史之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将士的家人都在河北三镇中,他们反叛之后,家人在后方,自然毫无畏惧。” “但眼下,我朝五军都督府的拱卫营兵,都是从两京十三省招募,或者此地招募,去其他地方就任的营兵。” “他们的家人在中原,而远赴他乡的他们,只会想着回家,而不会想着造反连累家人。” “可都督……”李旦皱着眉道: “这样的话,远在海外的将士们恐怕会因为想家而刻意保命……” “保命?呵呵……”黄龙忍不住笑道:“你看看他们是想要保命的样子吗?” 黄龙指着远处在谈论自己斩首了多少个西夷,土人,拿到了多少赏银的将士,戏谑的看着李旦,而李旦也醒悟道: “确实……对付西夷和土人,靠赏银来激励诱惑将士们,这个方法很不错。” “只是、如果朝廷的国库短缺,恐怕将士们就会心生怨恨了。” 李旦说的话,也是晚明的一种边镇风气。 如入朝鲜作战的浙兵和蓟兵们,就是因为索响不成惨遭屠戮解散。 而历史上的崇祯对于山海关的关宁铁骑,虽然尽力满足,但也根本没办法把饷银发足的同时,还发出首级的赏银。 这也就导致了边镇将领需要自己解决麾下将士的饷银和赏银问题,而麾下将士看到了这一幕后,便只知道将军而不知道皇帝和朝廷了。 现在明军之所以勇猛,并且忠心朝廷,那也是建立在他们的军饷是朝廷直接一手解决的局面下。 如果什么时候大明再发不出饷银,那不用几年,朝廷的军队就会变成将领的家丁了。 家丁制度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朝廷发不出足数饷银的局面下,所以李旦的担心是很正常的。 黄龙虽然只是将领,但毕竟和沈廷扬合作了这么久,也知道一些财政上的问题,因此他说道: “正因为要充实国库,所以殿下才会挥师打下南洋。” “南洋一旦收复,市舶司每年将会获得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哪怕除去成本,也能有二三百万两银子。” “田赋这块,也能收获上百万两银子。” “反正,咱们这海军十二卫的饷银和船只维护,补给费用是赚回来了。” “不仅赚回来了,连带着还能为朝廷贡献一二百万两银子,这下我倒是要看看,谁还看不起我海军十二卫!” 黄龙一席话,说出了他们的憋屈。 这倒不是说其他五军对他们海军嘲讽,相反、五军将领都受过海军的帮助。 真正嘲讽海军十二卫的,还是皇极殿上的那群文官和御史们。 毕竟十二卫近七万人,算上后勤的辅兵就是近十万人,每年都要开支二百多万两银子,文官们不爽也正常。 黄龙忍受这憋屈许久,只要打下南洋,他便扬眉吐气了。 到时候近四百万两银子的赋税交上去,恐怕文臣们恨不得把他夸上天。 “要我说、殿下的封地就应该选在南洋。” 这时、黄龙身旁的一名副将忍不住开口,而李旦随即皱眉,同时黄龙也摇头反驳道: “一旦朝廷看到了南洋的富硕,恐怕不会愿意把南洋拱手相让。” “倒是打下南洋后,殿下应该就会集结诸王议事,随后商议下西洋,为诸王分封海外做准备了。” 黄龙自然也是知道分封海外这件事情的,不过他心里实际上有些不舒服。 分封诸王到海外,在黄龙看来这是一步臭棋。 这倒不是说黄龙认为诸王会造反,而是他觉得这样做的话,朱由检也将在未来作为藩王,前往海外就藩。 朱由检如果走了,那么他们这么多被他提拔起来的将领又应该怎么办? 像黄龙这种,一手由朱由检从基层提拔到了眼下大明军方六大巨头的存在,更不愿意改变眼下的局面。 朱由检如果走了,类似他、戚金、秦邦屏、满桂、孙应元这群人应该怎么办? 戚金和秦邦屏还好说,毕竟他们从小就报效大明,对朱由检虽然感激,但也仅仅是感激。 如果要他们从齐王和皇帝两人之中选一个,他们必然会在犹豫过后选择皇帝。 但是满桂和黄龙、孙应元他们该怎么办?他们可是齐王的嫡系。 齐王就藩后,他们不可能跟着离去,因为他们是大明的官,不是齐王的官。 但如果齐王就藩,留下来的他们就很尴尬了,皇帝如果不信任他们,他们很快就会被一撸到底。 哪怕眼下的皇帝信任他们,继续对他们委以重任,但下一任皇帝呢? 下一任皇帝能像朱由校对朱由检一样信任吗? 只要皇帝一系和齐王一系发生矛盾,他们这三个人就要面对身首异处的最坏结果。 最令人难受的,还是他们三个人的年龄。 三人中,满桂最大,眼下已经四十六岁了,而黄龙不过三十二,孙应元也不过三十三。 朱由检哪怕十年后才就藩,那满桂、黄龙和孙应元也才五十六、四十二、四十三岁罢了。 要是他们和戚金、秦邦屏一样年纪,他们反而不担心朱由检就藩的问题了。 可问题是,他们比起戚金和秦邦屏年轻太多了,而他们的子嗣也必然是齐王嫡系。 这么一来、戚金和秦邦屏或许还能祸不及子孙,但黄龙他们就…… 想到这里、黄龙脸色有些难看,他对皇帝并没有太多感情可言,最让他敬佩和崇拜的还是齐王。 一旦齐王离开大明,那他们这群嫡系的结果必然以悲剧收尾。 所以、在他看来,即便齐王必须海外就藩,但最少也要呆在大明三十年,给他们转型和摘除身份的机会和时间。 万一他突然被责令海外就藩,那满桂、孙应元、黄龙他们这样的齐王嫡系,要么愚忠被贬,要么就只有起兵自保了…… 想到这里、黄龙起身走到了阳光照得到的沙滩上,眺望着远处的海平面,不得不在心里叹气一声: “殿下、您可千万别让我们失望啊……” (本章完) wap. /90/90246/19788254.html